武漢信用風險管理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新聞資訊

行業新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行業動態

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出臺14條征信舉措 助力穩企紓困和經濟社會發展

為充分發揮征信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和穩企紓困的積極作用,近日,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印發《關于加強征信支持穩企紓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從優化征信系統服務、加大信用信息支持力度、強化信用激勵和約束、發揮征信機構支持作用、拓展動產融資服務、加強宣傳教育等方面提出了14條措施,為金融支持穩增長穩市場主體提供征信動力。

《指導意見》提出,要優化征信系統服務。持續優化征信查詢服務網點布局,推進網點標準化建設。大力推廣網銀查詢服務渠道,積極引導企業開通網銀查詢信用報告功能,方便企業自主享受征信查詢服務。要繼續落實好受疫情影響相關逾期貸款可以不作逾期記錄報送的有關規定,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企業及個人,依調整后的還款安排報送征信記錄。進一步充實基層網點征信異議聯絡員,暢通線上咨詢、投訴處理通道,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征信權益保護政策的貫徹落實。

《指導意見》要求,要加大信用信息支持力度。加強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持續推進湖北省中小企業融資信用平臺及各地征信平臺建設,深化征信產品開發利用,鼓勵各金融機構系統對接征信平臺、"楚天貸款碼"和信用培植工程,創新數字金融產品,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行業的信貸支持。要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服務,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據庫建設,深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土地和生產經營等信息共享,要強化信用信息應用,建立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引導金融機構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線融資服務。

《指導意見》明確,要強化信用激勵和約束。持續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工作,強化信用創建結果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村信用主體和信用區域的金融支持,發揮好信用主體的示范作用。依法推進各地各部門政務信息及時公開和共享,通過地方信用網站依法公示市場主體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紅黑名單等信息,強化守信激勵和失信約束。進一步加強湖北省嚴重失信主體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和應用,鼓勵金融機構對嚴重失信主體采取市場性約束措施,發揮信用警示作用。

《指導意見》強調,要發揮征信機構支持作用。加強征信市場培育,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征信平臺按市場化、法治化、科技化方向實施實體化運營,備案成為企業征信機構。積極推動有關部門以及公共信用服務機構依法開放數據,鼓勵各征信機構進一步拓展數據來源和服務對象,不斷豐富和完善征信產品及服務,加大對“綠色”“科創”等領域的征信產品研發力度,不斷深化征信服務與金融場景的融合應用,增加高質量征信服務供給。優化信用評級服務,建立以違約率為核心的評級質量驗證機制,提升信用評級服務質量。鼓勵評級機構拓展業務范圍,拓寬信用評級結果應用場景。

《指導意見》指出,要拓展動產融資服務。優化擔保登記服務,加強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常用戶的審核管理,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效率。鼓勵金融機構與登記系統直連,實現接口登記和查詢。創新動產抵質押融資,加大對農業、綠色等領域融資支持力度。大力推廣供應鏈存貨質押、倉單質押等融資模式,擴大動產擔保融資規模。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加大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推廣應用力度,推動湖北省制造業和農業重點產業鏈相關核心企業及大型醫院等公共服務單位與中征平臺實現系統對接,提供線上申請、應收賬款確權、線上放款的全線上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全面推廣“政采貸”,擴大線上“政采貸”覆蓋范圍,簡化信貸審批流程,實現“利率降低20%、最快1天放款、0跑腿、0抵押”貸款模式。

近年來,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持續推進征信體系建設,擴大征信服務供給,促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今年1-5月,央行征信系統為湖北轄內金融機構及其他主體提供個人和企業征信查詢服務分別為34.84萬次、1.25萬次。截至5月底,全省累計有385.2萬個人和6.06萬戶企業通過還款安排調整或征信記錄調整享受了疫情防控期間征信權益保護政策。聯合湖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推進“鄂融通”省級征信平臺建設,累計支持企業融資16.7萬筆,融資金額3948億元。1-5月,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為湖北市場主體提供動產擔保登記2.5萬筆,為1.1萬個市場主體獲得動產融資提供了登記便利。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支持湖北企業融資1105筆、金額407.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和 28.2%,其中,線上政采貸164筆、4.2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56%、1369%。

下一步,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將積極貫徹落實人民銀行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金融支持助企紓困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強征信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發展征信市場主體,提升征信服務水平,助力湖北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來源:人民銀行武漢分行